气候变化、林业碳汇与蓝碳


发布时间:2020-11-26

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组成所造成的气候改变。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产生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又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领域的热点。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是指可导致大气增温的气体。温室气体的种类很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目前将二氧化碳(CO2 )、甲烷 (CH4)、氧化亚氮 (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六氟化硫 (SF6)列为管制对象。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能够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沿温度升高的现象。因这种作用类似于栽培植物的温室,故称为温室效应。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碳汇与碳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即碳源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减少碳源一般通过二氧化碳减排来实现,增加碳汇则主要采用固碳技术。固碳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生物固碳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控制碳通量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护现有碳库,即通过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加强农业和林业的管理,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固碳能力;二是扩大碳库来增加固碳,主要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通过选种、育种和种植技术,增加植物的生产力,增加固碳能力;三是可持续地生产生物产品,如用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等。

林业碳汇与碳汇造林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已被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增加碳汇和保护森林减少排放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未来30-50年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

碳汇林业其内涵包含5个方面:1.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2.除了积累碳汇外,要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整体服务功能,推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促进社区发展,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3.建立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实际的技术支撑体系;4.促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的提高;5.借助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推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造林活动。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强调森林的多重效益。只有按照碳汇造林技术要求造林,并按照碳汇造林检查验收办法验收、经有资质的单位按规定进行碳汇计量监测的人工林才可称为碳汇林。

蓝碳

自然界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捕获和储存碳,这在吸收温室气体,减少碳排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生物碳通常被称为绿碳。 “蓝碳”则指由海洋生物捕获的碳,不仅包括海岸带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还包括占海洋生物量90%以上的微型生物固碳储碳,是绿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45%的“绿碳”储存在陆地生态系统,另外55%储存在海洋,即“蓝碳”。“蓝碳”的概念涵盖了海岸带、湿地、沼泽、河口、近海、浅海和深海等海洋生境的碳汇。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联合发布了《蓝碳:健康海洋对碳的固定作用——快速反应评估报告》,确认了海草床、红树林和盐沼等蓝碳生态系统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碳在陆地生态系统可储存数十年相比,埋藏在滨海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溶解在海水里的惰性无机碳可储存千年之久。科学家估计,目前有104-250亿吨碳存储在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里。蓝碳还可以通过减少水流、改变湍流及削弱波浪运动,增强沉积作用并减少或避免沉积物的再悬浮。但据不完全统计,这三种海岸带栖息地的面积正在以每年0.7%-2%的速度持续下降。遭到了破坏的海岸带栖息地不仅不能发挥碳汇的潜力,原本储存的碳也会被再次释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研究和发展蓝碳,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起到促进作用,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分担和缓解碳排放压力,是“减排”之外的另一条可行路径。更有助于构建以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新模式和产业链,壮大海洋经济力量。

 



页面加载中…
中文 | EN